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长治医学院科研普及项目(QDZ201646)
由于新型高清光学内镜系统的不断推陈出新,从观察病变时通过计算机成像技术进行电子染色替代喷洒染色剂,发展到清晰放大显示食管黏膜鳞状上皮乳头状微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对从食管病变发现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以窄带成像技术(NBI)、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和蓝激光成像技术(blue laser imaging,BLI)为代表。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对FICE模式和BLI模式结合放大内镜的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符合率进行了对比,旨在进一步明确BLI结合放大内镜在食管病变靶向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黄磊.蓝激光内镜在食管病变靶向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10):755-756.
通信地址:南京市鼓楼区紫竹林3号《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部 邮编: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