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连接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与术前病理比较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Changzhi city people''s hospital,,,,,,,,,,,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胃食管连接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EN)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胃食管连接部LGIEN的61例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进行术前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ESD术后病理诊断炎症6例,LGIEN26例,HGIEN18例,早期胃食管连接部癌11例。术前诊断过度率9.84%(6/61),术前术后病理一致率42.62%(26/61),术前诊断不足率47.54%(29/61),早期癌漏诊率18.03%(11/61)。病灶<10mm者术前诊断不足率32.43%(12/37),病灶≥10mm者术前诊断不足率70.83%(17/24)。结论 由于胃食管连接部位置特殊,病灶分布不均,易造成取检偏差,胃镜活检不能全面反映病灶真实情况。另外随着病灶面积增大其术前诊断不足率增加,早期癌漏诊率增加。胃食管连接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应尽早ESD干预治疗,既能获得完整病理,完善检查,避免早癌漏诊,又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韶峰,郭霞,闫彩文,等.胃食管连接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与术前病理比较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11):849-85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11-07
  • 最后修改日期:2018-08-03
  • 录用日期:2018-01-02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11-22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通信地址:南京市鼓楼区紫竹林3号《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部   邮编:210003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